老年人膳食指南核心推荐
一、一般老年人(65-79岁)膳食指南核心推荐
食物品种丰富,动物性食物充足,常吃大豆制品。
鼓励共同就餐,保持良好食欲,享受食物美味。
积极户外活动,延缓肌肉衰减,保持适宜体重。
定期健康体检,测评营养状况,预防营养缺乏。
二、高龄老年人(80岁及以上)膳食指南核心推荐
食物多样,鼓励多种方式进食。
选择质地细软,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。
多吃鱼禽肉蛋奶和豆,适量蔬菜配水果。
关注体重丢失,定期营养筛查评估,预防营养不良。
适时合理补充营养,提高生活质量。
坚持健身与益智活动,促进身心健康。
资料来源: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
步入老年,能吃是福,会吃则更利于身体健康。近日,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、中国营养学会共同启动全国老年营养改善行动(2022—2025年),并发布了新版的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。
“合理膳食、充足营养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基础。”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学科带头人孙建琴认为,新版膳食指南首次按照年龄段分为一般老年人(65—79岁)膳食指南和高龄老年人(80岁及以上)膳食指南,目的是帮助老年人更好适应身体机能的改变,做到合理膳食、均衡营养,预防和延缓疾病发生发展,延长健康寿命,提高生活质量,实现健康老龄化。
老年人怎么吃更健康?有哪些常见误区需要注意?专家对新版老年人膳食指南进行了解读。
误区①:“吃素更健康长寿”
一段时间以来,“吃素更健康”“吃素更长寿”的说法流传甚广,这种观念正确吗?新版膳食指南对65—79岁老年人提出的首条核心推荐是“食物品种丰富,动物性食物充足,常吃大豆制品”,对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推荐“多吃鱼禽肉蛋奶和豆,适量蔬菜配水果”。换言之,“吃素更健康长寿”这种认识缺乏科学依据。
“随着活动减少,老年人对能量的需求降低,但对大多数营养素的需求并没有减少,对一些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、钙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的需求反而是增加的。”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张坚表示,随着年龄增长,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减退,口味也容易固化,这样很容易造成食物品种单一,因此要增强老年人对食物品种丰富度重要性的认识。
怎样才能做到食物品种丰富?新版膳食指南明确,推荐老年人尽可能每天摄入12种、每周25种不同种类的食物,注意粗细搭配、荤素搭配、奶蛋搭配、蔬菜水果搭配。
“在一般成年人平衡膳食的基础上,应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食物,特别是易于消化吸收、利用且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制品。”张坚说,对于老年人膳食,应该努力做到餐餐有蔬菜,尽量吃不同种类的蔬菜,特别注意多选择深色蔬菜,如油菜、青菜、菠菜、紫甘蓝等;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果,每种吃得量少一些、种类多一些,不能用蔬菜代替水果;畜肉、禽肉、鱼虾类动物性食物要换着吃,还要吃不同种类的奶类和豆类食物。
为什么要保证动物性食物和大豆制品的充分摄入?张坚介绍,这两类食物能够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、铁、锌等微量元素,且消化吸收利用率高。有些患有“三高”(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的老年人担心吃动物性食物会影响血脂,因此不吃或少吃荤菜。对此,孙建琴表示,吃全素很容易导致营养缺乏,例如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导致低蛋白血症、贫血、骨质疏松、免疫力下降等。在这方面,新版膳食指南推荐老年人每日摄入鱼肉、畜禽肉和蛋类食物各40—50克,大豆类制品15克,建议老年人每天饮用300—400毫升牛奶或蛋白质含量相当的奶制品。
此外,考虑到高龄老年人咀嚼吞咽能力下降、身体较为虚弱、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特点,新版膳食指南建议优选质地细软、能量和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。孙建琴说,高龄老年人的食物重在细软,比如鱼类要去掉骨刺,肉类制成肉糜、肉丸,黄豆加工成豆腐、豆浆等。
误区②: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
俗话说“千金难买老来瘦”,很多老年人非常认同这一说法,认为瘦才代表身体健康。张坚介绍,科学研究发现,过胖不利于健康,但是过瘦也会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。
新版膳食指南明确,老年人应当保持适宜体重,体质指数(BMI)最好保持在20.0—26.9。进入老年期后,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,都不应采取极端措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变化,应该分析可能的原因,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调整,使体重缓和达到正常范围。
“高龄老年人更需要关注体重变化,因为体重下降是高龄老年人营养不良和健康恶化的重要信号。”孙建琴提醒,由于生理功能严重衰退,消化吸收能力减弱,高龄老年人营养不良、贫血、肌肉衰减、骨质疏松和衰弱等发病率很高,需要更精细化的营养支持和医学营养补充,特医食品(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)、营养补充剂都是重要的营养来源。养老院、医院和社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营养筛查和指导,必要时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为老年人补充营养。
在合理营养的基础上,新版膳食指南建议老年人根据自身健康状况积极主动参加户外活动,延缓肌肉衰减,这也是保持适宜体重的重要途径。
张坚介绍,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有利于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,同时能增强骨质,提高脊柱及全身关节的柔韧性、灵活性,减少肌肉衰减的发生与发展。他建议老年人运动时量力而行,因地制宜选择多种方式的身体活动,尽量让全身得到锻炼;尽量多选择散步、快走、太极拳等动作缓慢柔和的方式,以免过量活动引发肌体损伤或跌倒等不良事件;减少看电视、玩手机等久坐和静止的时间,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局部肌肉劳损,诱发或加重腰肌损伤、腰酸背痛、心肺功能下降、头晕等。
误区③:进食只为满足生理需求
许多人认为进食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,独自就餐和多人共同就餐没有什么不同,其实不然。进食不仅是一种生理行为,也是一种社交行为,所以才有“人多吃饭香”之说。新版膳食指南将“鼓励共同就餐、保持良好食欲、享受食物美味”放在重要的位置加以强调。
“肌体功能减退,味觉、嗅觉、视觉能力下降等,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食欲。”张坚表示,老年人食欲下降有多种原因,有的受药物影响,有的受情绪影响,例如一些独居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郁闷的情绪,这也会造成食欲下降。因此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群体活动,许多人一起制作和分享食物有利于愉悦身心、激发食欲。
对于一般老年人,新版膳食指南建议,家人、亲友应劝导和鼓励老年人一同挑选、制作、品尝和评论食物,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人、亲友的关心与支持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;政府、老年人服务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在为老年人建造长者食堂、老年人餐桌时,还可以鼓励和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制作和共同进餐,营造良好的进食氛围。
“空巢老人、独居老人特别需要有一个集体进餐的环境,要努力为独居高龄老年人创造集体进餐的机会,帮助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交往。”孙建琴说,鼓励居家的高龄老年人同家人一起进餐,高龄老年人也可以力所能及地参与一些食物的制备,这样有助于增加食欲、增加进食量;对于不能自理的高龄老年人,则需要加强陪护就餐,细心观察老年人的进食状况,保障用餐安全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版膳食指南提醒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,定期进行健康体检,测评营养状况,预防营养缺乏。对高龄老年人而言,要经常监测体重,关注体重丢失。张坚认为,这样能及时发现营养问题和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,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,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。
返老还童真的好吗?刘姨今年58岁,头发10年前就开始变白了,因为上了年纪她也坦然地接受了这种变化,一次也没有染过发。然而就在20天前,刘姨的头发却开始慢慢转黑,皮肤也慢慢变好,现在刘姨的头发多半都是乌黑的。别...
2022-12-02 09:29:51
世界上最脏的老人,去世了。10月23日,据外媒报道,被称为“全球最脏的人”的伊朗人阿莫·哈吉生命终止在了94岁。年轻的时候,因为妻子因病离世,他自称为了留住妻子的味道不愿意再洗澡,此后六十年...
2022-11-22 17:21:51
苏醒后,不仅无法说话,右侧身体没有任何感觉,被室友赶紧拨打120,紧急送往医院,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,确诊为急性脑梗死。...
2022-11-17 10:21:49
法令纹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,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汇,有些人还以为是眼角旁边的皱纹是法令纹,常常将鱼尾纹认错为法令纹。其实鼻翼两侧的两道纹路,才是真正的法令纹,一般情况下不笑的时候,是看不出来的,只有面部表...
2022-10-13 17:15:09
眩晕症,眩晕,根治眩晕是因为身体对空间的定位产生障碍,导致的一种运动的或位置性发生错觉的现象。那么,眩晕症是什么?下面,和大众健康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...
2022-09-26 15:26:05
秦大爷今年65岁了,刚刚退休的年龄,不知道是不是突然歇下来的原因,身体每况愈下。退休之前,秦大爷整日忙于工作,生活虽然忙碌但也还算健康,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。想着退休后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,没想到的是退休...
2022-09-05 15:39:02
哈尔滨六十岁的刘大爷听说撞树可以锻炼身体,于是坚持了挺久的一段时间,结果忽然发烧,怎么也退不了,送到医院医生才发现,刘大爷得了败血症。...
2022-09-03 16:46:34
老年性便秘是一种更常见的疾病,主要是由火灾和消化不良引起的,老年人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,但也需要注意肛门卫生问题,以便治疗老年性便秘。老年人便秘最好服用硫酸镁或磷酸钠等药物,也可服用润滑剂,可软化粪...
2022-08-05 17:21:29
骨质疏松在中老年群体当中的发病率是较高的,患者大多会有腰背酸痛、驼背等表现症状,对于此病的治疗最主要的则是根据其病因来进行,那么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原因都有哪些呢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...
2022-07-27 16:28:13
老年人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,排便困难,粪便干燥。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。大约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因年龄增长、不良生活习惯、心理因素和病变而便秘,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。1.制定饮用水计划。水可以膨胀大肠中...
2022-07-25 17:00:02
老年痴呆,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,老人要有专人陪护,以免发生意外,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。清淡饮食,尽量不要让他自己单独出门,可以佩带有胸卡,联系方式,等,密切,关注老人的一举一动,在家里也要注...
2022-07-21 19:16:29
老年痴呆,在科学上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,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性疾病。通常患此种疾病的患者,最终的结局都是以全面性痴呆为主要表现。对于很多人来说,老年痴呆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,那老年痴呆是什么原因引...
2022-07-21 19:12:47
众所周知,就目前来说老年人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了,但其实老年痴呆预防要从中年开始,如对脑力有益的事情,勤用手,勤用脑,培养多种兴趣。如琴棋书画,多看书多看报纸,可活跃脑细胞,防止大脑老化。相关知识介绍如下...
2022-07-21 19:11:38
所谓,心态好,得病少,笑一笑十年少。专家表明,越是注重生活质量的人,和爱动脑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的几率比较低。因此,老年痴呆不是人人都能患有,也不是年纪一高就得老年痴呆。多学习多动脑,患病率越低。要是患有...
2022-07-21 19:09:56
老年痴呆,通常起病比较隐匿,早期常被家人误认为是年纪大导致的健忘症状。最常见的就是患者经常会忘记刚刚发生过的事情,比如忘记刚说过的话、刚做过的事情,出现重复提问的情况。此外,老年痴呆症早期,患者还会出...
2022-07-21 19:09:14
老年痴呆,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病,又称为阿尔兹海默病,是由于额颞叶以及海马组织萎缩,病人出现的认知功能下降,早期病人可以出现记忆力下降为主,尤其以近期的记忆力下降表现更多,病人还可以出现空间的认知障...
2022-07-21 19:08: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