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网北京2月24日电 (记者杨迪)23日,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22版“心理健康蓝皮书”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-2022)》发布会在京举行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、心理健康蓝皮书主编傅小兰在发布会上介绍,新版蓝皮书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,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人群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,探讨了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、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,并就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。
2022版“心理健康蓝皮书”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-2022)》发布会现场
据了解,全书分为总报告、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个部分。总报告基于 2022 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核心成人样本,对国民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服务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、心理健康蓝皮书副主编陈祉妍介绍,总报告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成年人样本6859份,覆盖全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东部地区占47.0%,中部地区占24.4%,西部地区占23.9%,东北地区占4.7%。男性占42.5%,女性占57.5%;平均年龄36.0岁;城镇户口占66.6%,农村户口占33.4%。结果显示,超80%成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。
报告显示,不同年龄、不同收入下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突出。本次调查中,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.6%,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.8%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月收入的增加,心理健康状况水平更高。
不同职业群体也呈现出各有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。管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最好,无业/失业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最差。工作时间的变化、工作倦怠、朋友支持、婚恋关系等,均对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或消极影响。
不同运动频率下的抑郁风险检出率。 资料来源: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-2022)》
本次调查重点关注了运动与午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。调查发现,过去一个月,调查对象中每周运动次数为0次的有21.0%,每周运动1次的有17.7%,每周运动2次的有21.3%,每周运动3次及以上的有40.1%。每周运动频率为0次的组别,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2.6%,比每周运动1次的人群高10.5个百分点,比每周运动3次的人群高16.5个百分点。随着每周运动频率的增加,抑郁风险检出率逐渐降低。
不同午睡时长下的抑郁风险检出率。 资料来源:《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(2021-2022)》
此外,分析午睡与抑郁风险检出率的关系可以发现,适度午睡对于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。调查对象中不午睡组别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高,而午睡时长为30-60分钟组别的抑郁风险检出率最低。
调查中显示,近四成调查对象认为心理体检适合一年一次,约三成调查对象认为心理体检适合半年一次,显示出人们期待心理体检的频次与健康体检接近但略高。目前,我国已有不少地区医院、体检中心或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心理体检服务。调查建议,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心理体检的覆盖面,将心理体检稳定纳入健康体检内容。
由于抑郁症患者处于被动状态,任何事情都不想要做,常常被以为是懒惰,但其实进行了仔细精神检查,就会发现还是有流露出抑郁情绪的。当患者患有抑郁症后,最为明显的症状便有心境低落、思维迟缓、意识活动减退等情况...
2022-10-14 16:13:37
有些人一遇到重大的事情就会焦虑不安,紧张烦躁的心情一拥而上,即使是日常生活中,也很容易脾气暴躁、担忧一些并不会发生的事情。这种症状慢慢的影响到了你的生活,不得已去看了心理医生才得知,自己是患了焦虑症。...
2022-10-11 16:13:36
有些人善良到有些卑微,陷入一个讨好别人、不敢得罪别人的怪圈,失去了脾气本性、忘了保护自己。从心理学讲,越是不好惹的人,人际关系越好,原因有这3点,其中包括你吗?下面一起去看看吧。...
2022-08-17 16:03:33
“你为什么这么小心眼?”正是这句口头禅,让郑州一名近50岁的男子患上了抑郁症和焦虑症,不愿出门,也不愿与亲友交谈!据医生说,这名男子自结婚以来就被妻子嘲笑“小心眼”,已经二三十年了,尤其是最近一两年,他们在...
2022-07-13 17:12:38
近日,有媒体报道,郑州的老郑(化名)被诊断出抑郁症伴焦虑症。而其诱因,竟是来自他的枕边人。“你怎么这么小心眼”这句话伴随了老郑二三十年的时间。原来,从结婚开始,妻子就时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,尤其...
2022-07-12 15:01:35
抗抑郁药物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常方法之一。抗抑郁药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症状、焦虑和紧张,还能将疾病治疗的总效率控制在60-70%。那么,具体抗抑郁药有哪些呢?抗抑郁药物具体有以下几种:...
2022-06-23 19:08:41
抑郁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,但我国对抑郁症的医疗防治还处在识别率低的局面,对抑郁症的科普、防范、治疗工作亟待重视,抑郁症防治已被列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重点。下面,和大众健康网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抑郁症的常识吧...
2022-06-23 14:03:24
社交恐惧症是病吗?社交恐惧症肯定是病,但是社交恐惧的症状不一定是病,在精神心理科有症状不一定构成疾病。且症状持续一定的时间,大于或等于6个月,才能构成疾病的诊断。如果出现给个人带来很大的困扰,或者严重影...
2022-06-21 18:34:06
众所周知,在充满竞争的都市里,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压力。可是,压力可以是阻力,也可以变为动力,就看自己如何去面对。实在承受不了的时候,也不让自己陷入其中,可以通过看看书、涂涂画、听听音乐等,让...
2022-06-21 18:33:28
崩溃一词多,指人因过度的刺激或悲伤,超过了本人的心理承受极限而彻底的情绪失控,绝望,无法自制。崩溃是一种境界,教你也不会,不如自己去体会。心情崩溃到极点就是很多种情绪混合在一起,理不出头绪,然后极度烦...
2022-06-21 18:32:56
所谓玻璃心,就是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样易碎。指很容易就受到打击,内心过于敏感的人。直接的字面意思指内心太脆弱敏感,非常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人。用来形容对方的言语或行为深深地伤害了自己,那对于玻璃心怎么克服呢...
2022-06-21 18:32:20
神经衰弱,属于心理上的障碍,它的症状表现为睡眠障碍,有时也会出现心悸、胸闷或者是出汗较多,主要是由于脑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。可以出现入睡困难,睡眠过程中反复性,或者是睡眠时做梦较多,可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...
2022-06-21 18:30:00
神经衰弱,虽然是一种不起眼的疾病,但是出现这些症状之后还是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,比如说出现一些失眠的症状之后,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容易疲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,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。一些严重的患...
2022-06-21 18:09:49
自闭症,也叫儿童孤独症,比较难以治愈,它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个类型,以男性为多见,主要起病于婴幼儿期。它主要的病因不太清楚,一个是遗传因素造成,再就是围产期一些损伤、免疫系统异常、神经内分泌异常等等。...
2022-06-20 17:12:37
自卑,在心理学上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。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,因人而异。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思想认识方面的,如对自己的期望不高,或者相反,期望过高,不切实际;有人的自卑心理的诱因是心理素质方面的。对于自卑...
2022-06-20 17:12:09
自卑,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。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,认为无法赶上别人。自卑情结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,对人有普遍的意义,能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,但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。自卑...
2022-06-20 17:11:42
众所周知,在我们身边一提到像抑郁症、焦虑症,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“这就是作的,都是心理在乱想”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,焦虑症真的是心理作用吗?焦虑症的表现和症状有哪些你知道吗?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看看!...
2022-06-20 17:11:12